索??引??號 | 1137080074985039X5/2022-03639 | 公開方式 | 主動公開 |
發布機構 | 濟寧市行政審批服務局 | 組配分類 | “六穩”“六保” |
成文日期 | 2022-08-17 | 失效日期 | |
有效性 |
新聞發布丨濟寧市推行工程建設項目量化型“信用審批”,營造誠信市場環境
8月17日,濟寧市召開“營商環境創新突破行動”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2場)——推行工程建設項目量化型“信用審批” 營造誠信市場環境。由濟寧市行政審批服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陳恒彬,任城區行政審批服務局黨組書記、局長林劍,濟寧市行政審批服務局投資項目審批服務二科科長何佳樂,共同介紹濟寧市及任城區在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中的亮點工作,并回答記者提問。
今年以來,濟寧市行政審批服務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及省委、省政府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的重大決策,通過創新審批方式,深化流程再造,優化服務方式,推動全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全面提速增效。
一、建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與“信用”掛鉤制度,增強企業誠信意識。通過對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事項清單進行信用化處理,將審批與信用深度綁定。任城區結合審批實際,對每個審批事項所需材料是否可實行“容缺受理”、“容缺辦理”、“模擬審批”或“告知承諾制審批”進行明確。企業根據不同信用等級享受不同審批服務,“信用良好”等級,可享受最高容缺服務;“信用一般”等級,可有條件享受“容缺”及“告知承諾制審批”,但列入重點監管范圍;“信用較差”等級,對其失信行為進行信用懲戒,包括撤銷原行政許可、暫停該審批事項辦理、暫停審批新項目等,通過審批與信用直接掛鉤,進一步增強企業誠信意識。“信用審批”工作推行以來,任城區已為57家企業辦理了“容缺審批”,為16家企業辦理了“模擬審批”,為168個工程建設項目辦理了“告知承諾制審批”,材料按期補正率達到96.8%,逾期未能補正的均通過信用懲戒進行了信用修復。
二、建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信用信息庫,全過程記錄企業審批信用。為保證信用信息真實有效,任城區開發建立了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信用信息庫,為每個企業建立了信用檔案,申請人每完成一次事項辦理(包括所有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事項),即產生一條信用記錄,通過科學制定信用量化算法,可生成申請人信用積分,并以此劃分信用等級。截至目前,已為200余家企業建立了信用檔案,產生信用記錄600余條,企業信用實現了量化管理,可真實記錄企業誠信行為,為轉變審批模式奠定了基礎。
三、加強審管聯動,實行“信用懲戒”。依托審管互動平臺,加強審管聯動,按照“審管結合、各負其責”的原則深入推進信用審批工作,申請人辦理“容缺審批”、“模擬審批”,容缺后信用管理由審批部門負責,如出現失信行為,在進行信用減分或降級的同時,根據相應情形進行懲戒并推送至監管部門重點關注;申請人辦理“告知承諾制審批”,信用管理由監管部門負責,如出現失信行為,由監管部門通過審管平臺進行反饋,按照聯合懲戒原則予以信用懲戒。實行“信用懲戒”工作以來,任城區行政審批服務局聯合監管部門已對8家企業失信行為進行了聯合懲戒,有力規范了企業的報建和承諾履約行為。
誠信市場環境是營商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推行工程建設項目“信用審批”,可以極大增強建筑市場主體誠信意識,讓守信企業獲得更大發展空間,更快發展速度,讓失信企業受到應有懲戒,增強規則意識,轉變發展理念,保障建筑市場環境向著更加健康有序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