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嘉祥:科學應對“秋汛” 保障秋糧“豐收到手”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志臣 宋喜群 通訊員 李超)眼下正是秋收、秋種的關鍵期,連日來的陰雨天氣給農業生產帶來不利影響。山東省濟寧市嘉祥縣鎮村兩級干部深入田間地頭,指導幫助村民、種糧大戶、烘干企業科學搶收搶烘,確保秋糧“豐收到手”、冬小麥能適時種足種好。
“我們村種植夏玉米2500余畝,前幾天受降雨影響,低的地塊積水十五六厘米,高的地塊五六厘米。我們第一時間開站排水,排水排了兩三天。”嘉祥縣金屯鎮司許趙村黨支部書記司傳興說:“與此同時,我們抓住停雨的間隙,組織村民下地人工搶收玉米、存放、出售。目前,全村2500余畝地的玉米收獲進入掃尾階段。”
在土山橋村南,農機手王斌峰駕駛履帶式收割機開進玉米地,伴隨著馬達的轟鳴聲,一行行玉米迅速進入割臺,隨后玉米秸稈拋灑出來,玉米棒進入儲糧倉。“9月份,合作社主要利用輪式收割機收割玉米,進入到10月份,輪式收割機進不去地,我及時將原有的一臺履帶式收割機更換了割臺,再加上新采購的專收玉米棒的履帶式收割機助力,兩臺機子一天收割100多畝地。”王斌峰說。
無獨有偶,嘉祥縣糧滿倉農作物種植家庭農場農場主張海興每天都能接到幾十個機收電話。“咱家農場有4臺輪式收割機、3臺履帶式收割機。目前,輪式收割機派不上用場。2臺履帶式收割機換好了割臺,能夠收割玉米、脫粒,另一臺專收玉米棒。”張海興說。
除了機收,當地還針對夏播玉米的時間節點、倒伏、地塊墑情等情況,組織開展人工搶收、適期晚收等措施。
為做好秋收、秋種工作,縣農業農村局發布《嘉祥縣糧食烘干服務點及農機應急作業隊聯系方式》,其中金屯鎮現有糧食烘干企業5家,日處理量870噸。目前,金屯鎮各村及時將有關信息告知村民、種糧大戶。“我們按照縣農業農村局專家指導意見,科學組織收獲玉米的后期干燥保糧工作:一是幫助種糧大戶對接烘干企業;二是對種植面積小的農戶,采取果穗裝籠措施通風晾曬,或通風處攤平存放、天晴搶曬,防止發熱霉變,保障糧食品質。”金屯鎮農技站站長盛志華說。
據了解,嘉祥縣通過整合40余臺大型收割機組建“秋收農機隊”,根據各鄉鎮作物成熟度進行科學調度、動態作業,確保了“成熟一塊、收割一塊”;全面啟動分布于12個鄉鎮的15臺套大型烘干塔,為陰雨天氣下的糧食安全上了“保險”;同時,整理提供20000余平方米的收儲庫房,為農戶提供臨時儲存、代儲代銷等服務,最大程度減少糧食產后霉變損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