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號 | 11370800004312503J/2025-00377 | 公開方式 | 主動公開 |
發布機構 | 濟寧市司法局 | 組配分類 | 通知公告 |
成文日期 | 2025-03-12 | 失效日期 | |
有效性 |
濟寧市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設情況
2024年,濟寧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緊緊圍繞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大力實施“1618”法治化建設提升工程,法治政府建設各項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切實履行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
(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舉辦4期習近平法治思想培訓班、研討班,市委常委會會議、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法治議題、開展專題學法13次。舉辦全市黨內法規知識競賽,提升依規治黨水平。評選2024年法治為民實事案例,召開專門推介會,“微山縣探索南四湖綜合執法新模式”案例入選全省法治為民實事項目。各級政府常務會議全年至少舉辦法治專題講座2期,全市各級黨校(行政學院)將習近平法治思想納入主體班次77期。全市各級各部門共組織習近平法治思想宣傳教育活動390余場次,將習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各級各類學校教育。
(二)統籌推進法治濟寧建設。召開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完成縣(市、區)第一輪述法全覆蓋。司法部調研我市述法工作,召開全國部分省(區)述法工作現場推進會。充分發揮法治建設議事協調機構作用,召開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各協調小組及委員會辦公室會議15次,研究有關事項38項,出臺相關制度文件15件。確定縣(市、區)黨政主要負責人推進法治建設重點項目18項。印發貫徹落實全面深化法治領域改革綱要實施意見和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計劃,統籌推進法治建設各項工作。
(三)充分發揮法治督察職能作用。開展綜合執法事業單位法治督察、法治化營商環境專項督察,以法治督察為法治建設提質賦能。全力貫徹落實省法治督察反饋意見,制定整改臺賬,有序推進整改工作。
二、不斷完善依法行政制度體系,全面加強法治政府建設
(一)著力提升政府立法水平。積極圍繞城鄉建設與管理、生態文明建設、歷史文化保護、基層治理等重點領域,系統謀劃、統籌推進政府立法工作,制定2024年政府立法工作計劃,推動出臺《濟寧市客運出租汽車管理若干規定》、《濟寧市消防條例》,制定《濟寧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濟寧市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建設管理辦法》。
(二)著力提升依法決策水平。開展2024年度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目錄編制,深入推廣合法性審核信息管理系統,2024年系統共流轉決策文件3724件,提出修改意見建議2615條。“合法性審核案例”入選全國第六批干部培訓教材,受邀錄制中國干部網絡學院網絡課程,相關做法在全國行政規范性文件法治化和高質量建設研討會、全國邊疆基層干警履職能力提升培訓班上作經驗介紹。
(三)著力提升依法執法水平。扎實開展“提升行政執法質量三年行動”,不斷拓展執法監督“三平臺”功能,網上辦案達13萬余件,匯集監管數據400余萬條,執法監督工作做法在全國行政執法能力建設培訓班上作展示推廣。“執法監督體系化改革”案例入選中央依法治國辦編寫的《市縣法治建設案例選編》,濟寧執法監督信息化平臺獲評“全省數字法治系統建設優秀案例”。全市建立涉企行政執法監督聯系點137家、優化營商環境監測點100家,選聘行政執法監督員311名。發布全市首批行政執法培訓資源庫,包括行政執法培訓基地12個、現場教學點29個、培訓課程117個。
(四)著力提升復議應訴水平。發布2023年復議工作白皮書和十大典型案例,建成運行市行政復議服務中心,“云復議”平臺對接電子證照庫入圍全省“無證明”創新場景清單,入選全省“三化”建設推廣重點項目。全市共受理行政復議案件3572件,同比增長55.57%,以調解方式結案797件,占審結數的24.69%,行政復議化解行政爭議主渠道作用進一步發揮。召開府院聯動工作專題會商會議,探索建立府院聯動工作交流會商機制。建立健全府檢聯動機制,召開府檢聯動協調會議,明確5個方面、17項任務清單。負責人出庭應訴率保持100%。
三、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優化法治營商環境
(一)深入推進政府職能轉變。深入推進“一件事一次辦”,實施服務集成行動。聚焦全域標準化提升,嚴格“一張清單管到底”“一套標準管審批”,實現線上線下體驗一致。梳理發布《濟寧市政務服務事項目錄(2024年版)》,涵蓋市縣鄉村四級政務服務事項993項,其中行政許可417項,行政備案、行政確認、公共服務等其他政務服務事項576項,清單涉及市級實施事項681項,縣級實施事項750項,鄉鎮實施事項46項,村級實施事項10項。
(二)持續強化權力制約監督。深化涉企執法陽光監督改革,切實規范涉企行政執法行為。全面落實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度,出臺27個執法領域444項“不罰輕罰”清單4.0版和5個執法領域37項“不予實施行政強制措施”清單2.0版。深化企業合規經營指導,發布企業合規“一業一冊”清單2.0版,共349項,涉及26個執法領域。建立正負面案例指導制度,發布正面案例54件、反面案例15件,為一線執法提供具體指引。
(三)切實增強依法處置突發事件能力。扎實推進治本攻堅三年行動,結合實際制定濟寧市實施方案,將“八大行動”細化分解為92項重點任務。出臺全國首部地市級《基層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管理辦法》,建成“總體、專項、部門1+32+N”的突發事件應急預案體系。全市共有國家級專業應急救援隊伍2支、省級隊伍6支,數量位居全省前列。
四、不斷豐富法律服務供給,全面提高社會法治水平
(一)公共法律服務提檔升級。扎實開展公共法律服務國標試點,建成運行濟寧市智能法律服務平臺,實現34個應用場景“一站辦、一次辦”。全市各級法律援助機構充分利用公共法律服務實體、熱線、網絡平臺以及各工作站點無償提供法律咨詢11.68萬人次,辦理法律援助案件2.2萬余件、律師業務6.2萬余件、公證業務2.79萬余件、司法鑒定業務1.3萬余件。
(二)基層治理根基不斷筑牢。持續擦亮“和為貴”人民調解品牌,全市共建成“和為貴”調解室4750個,有專兼職人民調解員1.8萬余人,累計調解7.9萬余件,調解成功率達96%以上,7個單位榮獲全國人民調解工作突出集體稱號。開展司法所規范化建設“鞏固深化年”行動,全市五星級司法所數量建有140個,占比達89.7%。
(三)“八五”普法實踐創新深化。發布“誰執法誰普法”“誰管理誰普法”“誰服務誰普法”普法責任清單,出臺“1名村(居)法律顧問+1名法治帶頭人+N名法律明白人”行動方案。啟動慶祝民法典頒布四周年文藝匯演暨公民法治素養提升工程,成功舉辦首屆“濟寧法治文化節”,期間完成法治書畫攝影大賽、法治文化征文評選等系列活動10余項。開展干部學法清單、普法效能監督、法治文化建設、法治素養提升四項試點。開展“12·4”國家憲法日、憲法宣傳周活動,構建全時覆蓋、全域覆蓋、全網覆蓋的憲法宣傳格局。
(四)法律服務行業更加規范。組建“服務經濟發展法律服務團”、“涉外律師服務團”,開展“法企同行 助企攀登—百所聯千企”、“一商會一法律顧問團”、“千名律師進企業”等活動。指導律師行業開展“黨建引領促發展·守正創新樹形象”教育整頓活動,開展司法鑒定質量提升年活動,成立“知識產權保護公證服務中心”,切實提高公證、司法鑒定服務質量。
取得成效的同時,全市法治政府建設還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主要是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需進一步深化、執法監督力度還要持續加大、公共法律服務資源分布不平衡、涉外法治人才短缺等問題。2025年,濟寧市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從“立法、執法、司法、守法以及涉外法治”五端發力,重點推進法治領航、法治提能、法護營商、法潤萬家、法治惠民、法治筑基六項行動,全面提升法治濟寧、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水平,為濟寧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