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號 | 11370800750852907J/2025-00756 | 公開方式 | 主動公開 |
發布機構 | 濟寧市城市管理局 | 組配分類 | 通知公告 |
成文日期 | 2025-04-25 | 失效日期 | |
有效性 |
濟寧市城市管理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設報告
2024年,市城市管理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法治建設“一規劃、兩綱要”,聚焦城市精細化、法治化管理,認真落實普法責任制,提升規范執法水平,法治城管建設不斷取得新突破、新成效。現將我局法治政府建設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加強領導,不斷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
(一)專題安排部署法治政府建設。堅持法治建設與城市管理工作一體推進,召開專題會議,要求機關各科室、局屬各單位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加強組織領導,切實做好推進城管領域法治建設工作,規范城市管理執法行為,提高執法質量和效能,提升為民服務能力,努力推動我市“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創建活動走深走實。
(二)做好年度述法工作。按照市委依法治市辦開展“述法工作質效提升年”的部署要求,召開2024年度專題述法會議,總結剖析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引領,自覺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情況,推動領導干部帶頭做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范實踐者。
(三)嚴格執行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堅持重大行政決策事項作出、執行和調整決策機制,將相關政府部門和社會公眾征求意見、合法性審查、社會風險評估等作為必經環節,定期召開局黨組會議和局長辦公會議,對立法草案擬定、重要規范性文件制定、重要項目安排、大額資金使用等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由領導班子集體研究決定,充分聽取各方面意見建議,確保科學決策、依法決策、民主決策。
二、黨建引領,不斷提升依法行政能力水平
(一)落實黨員干部學法制度。堅持提高政治站位、強化依法行政意識,將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納入局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內容,重點學習交流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行政執法的論述和《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綱要》。同時,積極組織開展習近平法治思想培訓活動,集中觀看“習近平法治思想”普法宣傳系列講座,集中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學法進機關”、領導干部做表率示范真正落到了實處。
(二)切實加強學習教育培訓。組織開展全市城市管理系統行政執法培訓班,邀請黨校、法院等部門單位專家,對市、縣兩級370余名一線執法隊員進行培訓,提升了執法人員執法水平。堅持素質能力提升、夯實業務技能,結合每周集中學習、主題黨日、普法考試、執法證件申領學習培訓、法治素養測試等時機,組織開展行政執法、市容管理、市政、園林、環衛等公共法律和城市管理領域法律法規專題學習培訓,進一步提升了執法人員執法辦案能力水平、規范了日常行政執法行為。
(三)積極開展學賽結合活動。夯實業務技能,開展城市管理系統典型案例征集和優秀案卷評選工作,引導執法人員全面提升能力素質。強化學法能力建設,積極開展法治素養學習提升、集中學法用法、“模擬法庭”庭審、“規范執法大討論”、法律知識競賽等活動,以學提效,提升行政執法質量和效能,將六月列為提升行政執法能力專題學習月,以常規性的教育培訓促進執法能力提升,相關經驗做法被刊登到《中國建設報》。我局報送的《強培訓提素質 補短板促業務 搭擂臺強技能》被省廳全省推廣,展現了城管執法隊伍良好社會形象。
(四)強化法治骨干示范引領作用。在市局政策法規科、局屬單位中統籌配備、管理使用公職律師,引導公職律師充分發揮知識儲備、專業優勢,積極參與地方立法、合同協議審查、公平競爭審查、文件制度擬定、執法案件案情分析、法制咨詢服務、法制審核把關等工作,為決策制定、依法行政提供參考建議。
三、建章立制,不斷筑強法治城管根基
(一)推動地方立法工作。做好我局起草的兩部地方性法規和兩部市政府規章的后評估工作,為后續法規規章的立改廢提供重要參考;配合做好《濟寧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的立法工作,現已審議通過并發布;協助推動《濟寧市建筑垃圾管理辦法》列入市政府2025年立法工作計劃,進一步筑牢了我市城市管理法治保障。
(二)發布地方標準《建設工程規劃批后管理服務規范》。進一步明確了建設工程規劃批后管理的一般要求、管理服務人員配置、跟蹤服務、保障措施等內容,填補了該領域地方標準的空白,為全市建設工程批后管理服務工作提供依據。
(三)出臺《市政園林環衛行業管理與綜合執法協作配合工作制度》。通過規范案件移送流程,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加強部門協作配合,實現管理與執法工作的無縫銜接,切實提升城市管理綜合治理能力和綜合執法工作實效。
(四)編制執法手冊。手冊匯總了執法規范、程序等應知應會基礎知識、行政處罰裁量權基準以及典型案例解析,作為指導城市管理執法工作的工具書、口袋書,供執法人員參考借鑒。
四、規范執法,不斷提高依法行政質量
(一)部署開展全市城市管理系統規范執法專項行動及涉企執法突出問題專項整治活動。進一步規范城市管理行政執法行為,糾治涉企行政執法領域突出問題,促進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明確整改措施17項,推動解決問題15個。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從嚴把握違法事實認定、證據材料確鑿充分、法律條文正確適用等辦案標準,今年以來,共辦理簡易程序案件2637件,罰款408640元;一般程序案件264件,罰款720183.79元,所辦案件當事人均未提起行政復議、行政訴訟。
(二)開展全國統一大市場政策規定暨管理事項專項清理行動。組織集中學習《違反統一大市場建設典型案例》和《公平競爭審查標準》,對涉市場主體的各類文件全部進行公平競爭審查,共審查文件15件,其中繼續有效1件,失效8件,廢止6件。
(三)聯合自然資源局建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監管聯動機制。為進一步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管一體化”聯動機制建設,確保工程建設審批監管有效銜接,保障城鄉規劃監管有效實施,用制度規范指導基層行政執法工作,提升服務效率。
(四)全面落實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嚴格執行《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等規定要求,及時調整局政務信息公開工作領導小組人員,利用“互聯網+監管”“信用中國”、局域網站等平臺,及時公示行政執法主體、行政執法人員資格和上傳行政處罰決定、解讀政策規定、公布“雙隨機、一公開”結果等信息,公開政務領域決策、執行、管理、服務、結果,及時回應民生民意,自覺接受社會各界監督。
五、執法為民,不斷提升依法治理溫度
(一)實施審慎包容監管。堅持“首違不罰、輕微免罰”,因地制宜增設“潮汐攤區”“西瓜臨時銷售點”,實現“煙火氣”與“文明風”共存。打造潮汐攤區定點定時管理新模式,指導各縣(市、區)陸續設置便民潮汐攤區121處,可容納攤位5300余個。我局創作的《關于加強我市流動商販管理的調查研究》被評為2024年度全市政策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
(二)推動“城市管理進社區”工作走深走實。全面落實省住建廳“城市管理進社區”工作要求,截止目前,全市建成共有社區391個,實現縣市區100%全覆蓋,累計開展宣傳活動2271次,發放宣傳材料33萬余份,開展“城管進社區”活動4443次,主動發現、收集市民現場反饋問題共2594件,全部得到妥善解決。
(三)創建“德有鄰”品牌。促進了化解群眾投訴、群企糾紛,實現了法治與德治、治理效果與社會效果的有機結合,品牌創建相關做法獲2024年度“創新濟寧行 改革濟先鋒”優秀新聞作品三等獎,被新華網、大眾網、《濟寧通訊》、濟寧新聞網、濟寧電視臺等各級新聞媒體報道、轉載,并受到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新聞辦公室通報表揚。
(四)營造良好法治氛圍。制定主題宣傳活動配檔表、宣傳活動方案,確保普法宣傳制度化、常態化開展,取得扎實成效。探索建立普法新模式,開展“法律進工地、進學校、進商戶”等法治宣傳教育活動。拓展普法宣傳陣地,以城管驛站、微信公眾號、城區大型電子顯示屏和商鋪LED顯示屏等為載體,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習近平法治思想、憲法等法律法規,進一步增強社會公眾的法治意識,營造城市管理執法良好社會氛圍。我局創作的短視頻《規范駐車 文明“駐”心》被評為2024年全省住房城鄉建設領域普法優秀作品;一人被省委依法治省辦、省司法廳評為全省“八五”普法中期表現突出個人;報送的《某建筑公司未按照規定制定噪聲污染防治實施方案施工案》被評選為2024年度全市行政執法“十佳優秀案例”,展現了城管執法良好社會形象。
六、智慧賦能,不斷提升城市治理效能
(一)智慧城管建設成績顯著。2024年,先后取得各類榮譽33項,其中,省部級以上22項,成功入選城市治理現代化高峰論壇暨城市運行管理“一網統管”成就展,被評為全省住建系統典型案例;城區共享(電)單車精準治理場景榮獲山東省智慧化城市管理創新應用場景競賽一等獎。
(二)打造行業領域示范標桿。聯合市審批局打造的城市運行“審管一體化”新格局通過省級聯合驗收,我局創新成果作為典型案例在全省推廣;參加住建部信息中心組織的《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國產密碼應用關鍵技術研究》試點項目,濟寧市國產密碼應用方案獲住建部驗收通過。
(三)打造規劃監管“無感驗收·有感服務”新體驗。創造性引入以激光掃描建模為基礎的數字孿生技術,實現對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的實時監控與智能分析,推動建設工程監管工作由傳統的人工巡檢向智能化、自動化轉變。相關做法被中國信息協會營商環境專業委員會官方網站“中國數字營商環境”、市委研究室“濟寧改革”公眾號等媒體報道轉載。
同時,我們也清醒認識到,工作中還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比如:在提升案卷制作水平,運用“721”工作法、包容審慎監管等推進法治建設方面,仍需進一步加大力度。依法行政能力得到提升,但是法治思想、法律知識學習的系統化、針對性不夠,存在碎片化學習、淺層次理解、粗放式把握的現象。城管領域的法律法規宣貫不夠深入,方式比較單一,廣泛性、經常性、針對性有短板,受眾面、影響力不足,與群眾喜聞樂見、通俗易懂、入腦入心的宣傳效果有差距。
2025年,市城市管理局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走在前,勇爭先,弘揚法治理念、傳播法治精神,推進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不斷提升法治宣傳教育的針對性、時效性,不斷提升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分析、處理城市管理問題的能力水平,為助力我市優化營商環境、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貢獻法治城管力量。一是加強執法隊伍管理。建立健全標準化制度化培訓機制,開展分類分級分層培訓,合理配備行政執法力量,抓好行政執法機構隊伍梯隊建設,全面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二是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持續開展規范執法、深化涉企執法無事不擾、優化營商環境,將儒家文化的仁愛、包容融入到工作中,做好溫情執法、溫暖城管。三是扎實推進智慧城管建設。借助數字化監管平臺,線上線下結合,不斷探索完善網上執法辦案、非接觸式現場執法,提升日常執法管理服務的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