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治理 | 微山縣:數字化賦能解難題 激活融合發展新動能
近年來,微山縣立足城鄉融合發展定位,以數字化改革為重要抓手,聚焦企業發展痛點、群眾就業難點、社區增收堵點,通過數據賦能與機制創新雙輪驅動,構建起“資源整合、就業聯動、產業協同”的城鄉融合新格局,為破解縣域企業發展難題做出生動實踐。
數字賦能廠房建設
破解企業發展瓶頸
針對本土企業佰川公司“流動式租賃廠房、生產穩定性不足”的痛點,微山縣創新“數字+土地”盤活模式,以黃橋社區為試點搭建“共富工坊”,對轄區內閑散土地、閑置廠房等資源進行全景測繪、信息建檔和動態監測。平臺借助智能算法,高效匹配企業用地需求與社區閑置資產,僅用3天便完成項目選址的精準對接,為企業鎖定2.6畝標準化廠房建設用地。同時,依托全縣政務服務“一網通辦”系統,通過數字化協同推進“一站式”手續代辦服務,讓項目從簽約到開工僅用時15天。此外,社區借助數字化就業平臺,精準匹配企業用工需求與居民技能信息,開展小龍蝦加工、冷鏈倉儲等定向線上培訓,成功推動230名本地勞動力就近轉化為產業工人。
數字驅動就業聯動
拓寬群眾增收渠道
微山縣以“家門口就業”為核心目標,搭建“共富工坊”數字化就業服務平臺,實現崗位需求發布、居民簡歷投遞、技能培訓預約、錄用通知推送全流程線上辦理,讓群眾就業更便捷、更高效。平臺特別設置“脫貧戶就業幫扶”“留守婦女崗位庫”等專項模塊,通過大數據分析精準識別群體需求,定向推送適配崗位。截至目前,平臺已吸引230名居民報名,其中脫貧戶、留守婦女等群體占比超40%,切實為重點群體就業保駕護航。
數字激活產業協同
實現集體持續增收
為推動社區集體增收與產業提質增效深度融合,微山縣通過數字化手段打通“加工—養殖—物流”產業鏈條,構建起產業協同發展新生態。依托全縣農業產業大數據平臺,佰川淡水小龍蝦加工項目進一步鏈接周邊養殖戶,實現原材料供應的穩定化、優質化,同時積極對接電商銷售平臺,培育10個本地直播賬號,大力拓展線上銷售渠道,推動加工產品線上銷售額占比提升至30%。
微山縣以數字化賦能破解企業難題的實踐,不僅讓佰川項目成為城鄉融合發展的示范樣板,更成功構建起“社區搭臺、企業增效、群眾增收”的三贏格局。下一步,將繼續深化數字技術在城鄉資源配置、產業聯動中的應用,讓更多企業享受到城鄉融合發展紅利,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