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發布會解讀丨濟寧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濟寧市加快推進“交房即交證”工作的實施意見的通知
點擊播放視頻
2022年3月2日上午,市政府新聞辦組織召開“我為群眾辦實事”長效機制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自然資源和規劃專場,介紹我市“交房即交證”長效機制有關工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發布人:
豐 歌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胡憲峰 市不動產登記中心主任
主持人:
巫 原 市委宣傳部二級調研員
不動產登記涉及千家萬戶,關系著企業和群眾重大財產安全,社會關注度高。我局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用真心、出實招、辦好事。不斷實施制度創新、機制創新、服務創新,著力推進不動產登記工作規范化、標準化、信息化建設。
為進一步促進我市房地產市場規范健康發展,提高新建商品房辦證效率,保證廣大群眾所購商品房住權與產權同步,切實保護買賣雙方合法權益,我市出臺了《濟寧市加快推進“交房即交證”工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
《實施意見》出臺背景及意義
去年以來,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聚焦市場主體關切,積極打造市場化法制化營商環境,落實“六穩六保”工作要求,努力破解購房群眾入住后“拿證晚、拿證慢”帶來的落戶、子女入學、銀行貸款等方面的堵點、痛點,妥善化解群眾購房、辦證上的“急難愁盼”問題,更好地維護房地產開發企業、購房群眾的合法權益。2020年8月,按照省自然資源廳、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總結曲阜市“交房即發證1+9”服務模式的創新經驗,積極推行“交房(地)即辦證”工作模式,全面提升不動產登記服務能力和水平,會同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行政審批服務局、稅務局出臺了《全市推廣“交房(地)即辦證”服務模式工作方案》,明確了“交房(地)即辦證”的工作目標、實施范圍和對象、辦理程序、具體措施。通過加強部門協同,推進流程再造,為滿足交房條件的企業和群眾,實現在交地、交房時即可辦理不動產權證書,在全市推廣“交房(地)即辦證”服務模式,取得了明顯的成效。2021年,為從源頭消除歷史遺留問題,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和不動產登記流程協同推進,開展權籍前置、數據共享、網上申請,發揮“一網通辦”平臺和網上核稅繳稅技術優勢,實現“交房(地)即辦證”月月有案例,工作常態化。目前,全市已建立“交房(地)即辦證”長效機制,共有835個項目實現“交地即辦證”;53個房地產項目實現“交房即辦證”,惠及群眾31076戶,辦證項目和戶數位居全省前列。在總結前期實行“交房(地)即辦證”工作經驗的基礎上,著眼于從源頭上解決了購房群眾和企業“辦證難”的困局,從強化房地產開發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過程監管和部門(單位)審批管理信息數據互通共享入手,徹底消除影響辦理不動產登記的一切潛在隱患,即:有效規避開發建設企業在土地、規劃、施工以及商品房預售、銷售階段出現違法違規行為,避免出現新的歷史遺留問題,促進全市房地產市場健康穩定發展,確保房地產開發項目管理部門(單位)生成的信息數據完整、規范,共享應用及時全面。2021年12月31日,報經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同意,印發《濟寧市加快推進“交房即交證”工作的實施意見》(濟政辦字〔2021〕50 號),進一步明確部門工作職責,從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到規劃設計、開發建設、銷售管理、預售資金監管、交房上房實現全流程依法監管,在強化部門協同力、合同約束力的機制下,不斷提升新建商品房辦證效能。
《實施意見》主要內容
(一)構建了工作機制。新建商品房項目組織交房時,在竣工驗收合格、辦理不動產首次登記的前提下,不動產登記機構與稅務、金融機構等部門、單位聯動,在交房現場為提出登記申請的購房人辦理不動產登記、頒發不動產權證書,實現購房人接收房屋的同時即可領取產權證書。(二)界定了適用范圍。“交房即交證”的項目是指市、縣(市、區)、鄉鎮(街道)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確定的國有建設用地范圍內自2021年12月31日《實施意見》發布后新取得土地的房地產開發項目。(三)明確了工作職責。《實施意見》從規范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行為、完善商品房買賣合同條款、確定項目名稱和樓幢門牌編號、強化商品房項目開發建設工程監管、嚴格房地產開發項目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嚴格執行商品房法定交付條件、實施測繪工程流程再造和成果應用、做好“交房即交證”不動產登記業務辦理、構建“驗收再交房,交房即交證”新型房地產市場環境九個方面,明確了市自然資源、住房建設、行政審批、發展改革、民政、公安、市場監管、城管等部門的工作職責。同時要求相關部門、金融、其他服務機構加強協同合作和信息共享,認真履行各自職責,切實強化房地產項目監管,全面規范房地產開發企業交易行為,進一步提升不動產登記服務效能,確保房地產開發企業和購房人的合法權益受到同等保護。
下步推進措施
(一)加大監管力度。住房建設、自然資源、城管等部門對建設項目進行全程跟蹤監管,防止未按規劃審批建設、未按施工審查意見施工、擅自改變土地用途等行為發生,通過約談、聯合懲戒等方式督促建設單位、代辦單位補辦相關手續。(二)加強數據共享。通過政務服務平臺,獲取各類公共數據,擴充數據來源,支持數據的共享和開放,部門間實行結果互認和信息的及時推送。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依據住房建設、行政審批部門推送的房地產開發企業竣工備案信息等各類共享信息數據,啟動“交房即交證”服務模式。實現登記申請材料數字化、稅費繳納網辦化、登記審核遠程化、不動產權證書發放和使用電子化,真正做到讓數據和材料多跑腿、讓群眾少煩心。
(三)加速登記服務。房地產開發企業完成開發建設項目竣工綜合驗收備案,具備法定交房條件后,不動產登記部門與稅務部門、金融機構共同做好現場“交房即交證”的工作。同時,根據開發建設項目的實際情況聯系相關單位在交房現場提供水、電、氣、暖、網絡、電視等開戶服務。
解讀鏈接:權威發布|濟寧出臺《實施意見》加快推進“交房即交證”工作
文件鏈接:濟政辦字〔2021〕50號 關于印發濟寧市加快推進“交房即交證”工作的實施意見的通知
簡要說明:濟寧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通過新聞發布會等多形式解讀《濟寧市加快推進“交房即交證”工作的實施意見》,在微信公眾號和服務大廳定期發布“交房即辦證”項目清單,常態化走進交房現場開展現場解讀和業務辦理,2020年以來,全市365個新建小區、196199戶業主實現“交房即交證”,從源頭上解決了購房群眾和企業“辦證難”的困局,實現交房和領證“零時差、零等待”。